西湖边的歌谣西湖写歌的娱乐小说
“叮铃铃——”
手机屏幕亮起的第一眼,我立刻将它收入了相册,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收到这样的短信了,杭州的天气总是出人意料,今天是阴天,但不知为何,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。
我打开手机,屏幕上是杭州音乐学校附中的校训:“音符是语言,可以跨越时空。”这句话不知为何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,我轻轻摩挲着手机,指尖有些发凉,记得三天前,我还在为一首关于西湖的歌稿发愁。
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西湖边写歌的地方,清晨的湖水泛着朦胧的雾气,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,像一幅水墨画,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,面前摊开的歌本上已经写下了第一句歌词:“当西湖的水轻轻流淌,我仿佛听见了时间的脚步。”
这些诗句在出口前却总是不顺畅,就像我的思维在某个节点突然停滞,词语在舌尖游移,却迟迟无法下笔,我试着换个角度,但每次重新开始时,那些灵感又会不翼而飞,我开始怀疑,或许我并不适合写歌,或者说,我需要更多的灵感来支撑这份创作。
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女孩,她叫小雨,是杭州音乐学校的钢琴老师,第一次见到她时,她正在弹奏一首《月光》,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地跳跃,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诗,我被她那双清澈的眼睛所吸引,她总是带着淡淡的笑意,仿佛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她的笑容下变得美好。
“小雨,你在这里做什么?”我打破沉默,将歌本递给她,她接过本子,轻轻翻动,目光落在歌词上,过了一会儿,她抬起头,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芒:“写歌?你是想创作自己的歌吗?”
我愣了一下,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,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,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,轻声说:“我最近也在练习写歌,但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。”
就这样,我们的对话开始了,她教我如何寻找灵感,如何处理歌词中的难点,甚至如何在音乐上进行润色,她告诉我,音乐不仅仅是旋律,更是情感的载体,而我,则告诉她我正在创作一首关于西湖的歌,希望她能帮我完善歌词。
“西湖的水,西湖的山,西湖的歌谣传遍千山万水……”
我将最后的诗句写在纸上,然后递给她,她仔细地看了又看,然后在每个字后面写下了注释:“西湖的水,是温柔的,像母亲的手;西湖的山,是挺拔的,像父亲的脊梁;西湖的歌谣,是流淌的,像生命的河流。”
我看着她写的这些批注,突然觉得歌词有了新的生命,我开始重新审视歌词,发现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,我开始理解,音乐不仅仅是旋律,更是情感的载体。
事情的发展却并非如我所愿,就在我们开始准备演出时,小雨的父亲突然病重,医院的费用让原本就微薄的我们雪上加霜,我本想拒绝参加演出,但看着小雨的眼神,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内疚,我决定无论如何,都要为她这个演出。
演出那天,我站在舞台中央,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,小雨站在观众席上,她的父亲在台下默默地为我鼓掌,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,但歌词却像一团乱麻,怎么也理不清,我开始怀疑,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写出这样一首歌。
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小雨站了起来,她清脆的声音在舞台上回荡:“当西湖的水轻轻流淌,我仿佛听见了时间的脚步……”
她的声音像清泉一样清澈,又像溪流一样绵长,她的琴声在舞台上回荡,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,只剩下我们之间的对话。
“小雨,你的歌真好听。”我终于能流畅地唱出第二句。
“是啊,”她笑着说,“这首歌是用我们之间的对话写的,每句话都是我们之间的共鸣。”
我开始理解,音乐不仅仅是旋律,更是情感的载体,而小雨,正是这个音乐世界里最特别的存在。
演出结束后,我站在后台,看着小雨离开的背影,她已经完全融入了音乐的世界,而我,也在这场意外中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。
后来,我才知道,小雨的父亲去世后,她选择留在杭州,继续学习音乐,而我,也在这场意外中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。
西湖边的歌谣西湖写歌的娱乐小说,
发表评论